民俗的概念及特点,民俗文化是民众的生活文化,它与民众所处的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紧密相关,这种文化会自然形成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具有巨大的精神影响力,下面来看看民俗的概念及特点。
民俗的概念与内容、范围
民俗的概念首先是一种文化,是依附于人们生活、习惯、情感和信仰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它是对民间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它是在民众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精神的文化事象。
民俗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之一,更是根植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与人们生活关系极为密切的传统文化之一。“无古不成今”,民俗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水乳交融。它不仅为我们创造新文化提供珍贵的参考,还是我们创造高雅文化的`基础。
民俗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
有人将民俗包括的内容概括为经济民俗、社会民俗、信仰民俗、游艺民俗。
也有人将民俗分为更具体的八个方面:生产劳动民俗、日常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仪民俗、游艺活动民俗、民间观念民俗、民间文化民俗。
民俗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还要广,因为它不但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包括相当部分的物质文化遗产。
蕴含着众多传统美德的民俗文化,与当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报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勤俭廉政、笃实宽厚、勇毅力行等,也可谓建设新时代道德文明的源头活水。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也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
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会带来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的长治久安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平衡实现和全面小康社会的早日建成。
习俗的来历、来源及形成基础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受到自然周期性变化带来的各种制约和限制。在灾害性自然现象面前,人类总是千方百计地“与天奋斗”。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习俗的来历、来源及形成基础有哪些。
(1)自然采集。
它是人类原始生产的古俗。人类祖先的主要食物就是靠自然采集获取,比如植物的花果、干果、块茎、茎叶、菌类等。由于当时工具极其落后和缺乏,人类在动物方面的食物主要来源于小兽、鸟蛋、沙滩鱼类、贝壳或巨兽尸体等。
(2)采集的扩展。
随着采集经济的发展,人们创造了许多新的方法,采集范围也不断扩展,由单纯采集食物向经济收益发展,比如采集人参、草药、蘑菇、木耳、茶子、冬笋、猕猴桃等。这些“山货”有的成为山民赖以生存、换取其他生活用品的等价交易物。“靠山吃山”,正是这种采集经济习俗的概括。
(3)狩猎经济。
比起采集经济生产来,狩猎是更为进步的一种经济生产方式。随着原始工具的不断进步,人类由被动拾取小兽、死兽变为主动猎取巨兽、猛兽了。他们采用集体围猎、设陷阱、放火驱赶兽类等方式猎取野兽。远古的狩猎习俗为后世狩猎经济创造了生产方式和经验。
民俗的基本特征有集体性、传承性、地方性、变异性、丰富性、实用性等。
1、集体性:民俗的集体性是指民俗在产生流传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基本特征,也是民俗的本质特征。
2、传承性:民俗是习得知识,需要在每一代的传递,具有时间传衍的连续性,民俗是时间的连续体。
是一个地方区域内长期人文积淀的一种客观反映和文化的'象征,是古老文化的传承,所以传承民俗文化,就是延续古老的文明和人文精神,也是一种文化信仰。
3、地方性:民俗文化活动的传承是以人世代相传,除了中华民族文化大传统之外,如春节活动等具有全国性特点。各个地方依自己的特殊环境形成了服务地方的文化小传统,同一种民俗事象在各地会出现不同形态,不同时代,不同的地区都会有自己的特点。
4、变异性:民俗文化因其传承的特殊性,在日常生活中人相袭,代相传,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但民俗作为一种基础文化,它在传承与传播过程中并非一成不变。相反,它随着时空的变化不断地发生变异,形成了与稳定性相联系的变异性特征。
5、丰富性:中国自立国之始,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形成今天56个民族共处的状态。
同一种民俗,在中华各民族的不断融合中,各民族习俗被接纳到中华文化体系之中,但都保留着各自的民族特性,从而丰富了中国的民俗文化活动。
6、实用性:开展民俗文化活动的只有一个,即服务于人们的生活需要,实用性是中国民俗最本质的特点,民俗文化服务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人民依赖民俗开展生产,繁衍后代,寻求精神愉快。
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点
民俗文化是民众的生活文化,它与民众所处的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紧密相关。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农耕生产为主业的社会,因而围绕着农耕生活累积形成的中国民俗具有一种大农业的特点。中国还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民俗具有独特的民族气质。
中国民俗文化特征主要有以下表现:
多元性与复合性中国民俗因为民族文化的关系呈现出多元复合的性格特征。中国自立国之始,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形成今天56个民族共处的状态。
在中华各民族的不断融合中,民族习俗被接纳到中华文化体系之中,但程度不一地保存着各自的民俗特性,从而丰富了中国的民俗文化。
中国民俗的多元特性不仅体现在各民族不同习俗上,还表现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民俗共存上。既有繁华的都市民俗,也有古朴的乡村民俗,还有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地保持着原始的`民俗生活形态。
在中国统一的地域空间内共存着不同性质的民俗文化,体现了中国民俗的多元特性。
我们在探讨中国民俗多元性特点时,不能忘记中国民俗的另一特性即复合性。
多元性与复合性紧密相关。中华文化向以包容四方的气象着称于世,其中民俗涵化之功甚伟。自古及今民族文化的融合,首先是民俗层面的接纳,民俗化人于细微处,却影响深远。汉俗中复合了不少少数民族习俗,可以说从来就没有纯粹意义的汉俗,只有民俗复合时间的早晚而已。同样,现存的各少数民族也程度不一地受到汉俗影响。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