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养成自律的方法,家长望子成龙望雨成风,所以培养一个自律的孩子是很多家长的初衷,越自律,越优秀!孩子越自律,家长越省心!那么究竟如何让孩子养成自律的方法呢?
一、首先,认识什么是自律。
何谓自律?从本质上来解释的话,所谓自律,是指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去管理自己欲望的能力,以及延迟满足的能力。
管理自己欲望的能力,需要理性思考,不被情绪所左右,管理自己的欲望,就需要能够做到不被当下的诱惑,牵着鼻子去做事。
延迟满足的能力,是能够舍下目前的诱惑,来换取未来某段时间的更多、更高的回报或是利益。这个回报和利益包括物质,以及心理层面的东西。
比如有一个著名的研究,是把几个孩子在不同时间一个人留在房间里,然后在桌子上放上棉花糖,并告诉他们,如果能够做到不吃桌子上的东西,坚持的时间越久,获得棉花糖的奖励越多,30%的孩子可以坚持15分钟,得到相应奖励,而且据跟踪调查,那些坚持得越久的孩子,身体越,以后受教育的程度越高,人生的成就也越多,他们在未来的收获更多。
二、其次,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自律”?
自律性是可以培养和习得的。培养孩子自律性的关键,在于帮助孩子尊重事实,保持平衡,承担责任;然后作出正确的选择,从而达到增强控制自己欲望的能力和延迟满足感的能力。具体落实在行动上,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
1、对于1岁的孩子,树立规则,让他学会自我约束。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曾经表明,由于无限制的自由,既不安全也不健康,所以羞愧和怀疑的存在是必要的。对于1岁半左右的小孩子,需要尽早树立规则,给予适度的限制,羞愧和怀疑能够帮助他们认识到对这些限制的需要。
我国心理学上也有研究显示,对年龄较小的孩子,给予适当的限制,可以提高孩子的安全感。
这也就是说,想要孩子自律,就要先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父母给幼小的孩子制订一些实用性规则,比起长篇大论讲道理要好得多。孩子的'天性不愿接受规则的束缚,为了充分尊重孩子,父母千万不要自己说了算,建议让孩子参与进规则的制订,以此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比如,父母可以和孩子制订一个积分规则,能够自己好好吃饭加1分,能够按时睡觉加1分,积到一定的分数,孩子就能够换到自己要的某个玩具。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原本不爱吃饭,晚上不肯早睡的孩子,一下子得到约束,为了得到奖励,作息正常起来,不用父母操心了。
2、对于3岁左右的孩子,父母要适当地放手。
对于3岁左右的孩子来说,为了更加地发挥孩子的内驱力,父母就要适当地开始放手了,这主要是因为一直生活在他律之下的孩子,是永远也学不会“自律”的。
所以,父母适当地放手,放下纠结的心,可能是培养“孩子自律”的最好途径。比如给孩子说“不”的机会,让孩子表达自已的想法。让孩子学会自主——自己吃饭、穿衣、洗澡等独立能力。父母此时,就需要允许孩子们做出合理的自主选择,而不是过多的限制,或者嘲笑孩子时,孩子自律便会自然而然形成。
2、自律要从家长做起。
“孩子写个作业,我要在一边盯着,不然他就拖拖拉拉写到很晚……”生活中,我常听到父母这样抱怨关系。
但是,孩子们也有抱怨:“爸爸妈妈在家里,哪怕陪我定作业的时候,也玩手机!”很多父母,盯着孩子写作业,盯着盯着,就崩溃了,开始冲孩子大吼大叫,严重影响亲子。就干脆在一旁低头玩起手机来,这让孩子更加没办法专心写作业,我们可以反思一下,是不是在家一直在当低头一族,给了孩子们不好的榜样。
言传身教很重要。父母爱看手机和孩子爱玩电子游戏是一样的,如果父母能够做到每一天都有陪伴孩子的专门时间,在这个时间里不看手机,即便要接电话也要经过孩子的同意,孩子也会做到专心致志的写作业。因此,在要求孩子要做到某件事之前,父母自己要先做到,自律的父母才能培养出自律的孩子。
三、最后,从小培养孩子“自律”的五点注意事项:
1、父母不要长篇大论给孩子讲道理,而要简直地直接描述,对孩子提出要具体,并针对孩子年龄,给出适合他认知、接受、执行,到内化的方式。
2、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父母要给予坚决地拒绝,但必须保持温和的态度。
3、避免在孩子哭闹的时候沟通。在孩子大哭大闹要挟父母的时候,父母要做到视若无睹和无动于衷,让孩子们意识到这个招数没有效果,只有正常的沟通方式,才有效。
4、自主性强的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强,自律性才高。在幼儿阶段,学习最大的动力来源于兴趣。因此,发展孩子某些方面的兴趣,比如画画、唱歌、下棋等等,父母如能尽最大可能地支持孩子的兴趣,让孩子能够选择做自己感兴趣的事。那么孩子将会不需要任何外力来约束,就可以达到100%自律。
5、其实在生活中,许多父母已经认识到培养孩子自律的重要性,只是父母需要认识到自律是长期练习的结果。它不可能短时期形成,有一个从外到内的进程。也就是说,培养孩子的自律,需要依靠规范行为,直到有较高水平的自我调节能力。而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其发展特点和行为表现都会有所不同。
第一、在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保持尊重。
有一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常会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他们会习惯性用一种发号施令的方式去让孩子按自己的方式去做,会时常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孩子是有能力去决定自己所要做的事情。
有的时候因为会可能孩子的年龄比较小,导致于他们所做的决定不够完美,但是这并不是父母们不去培养孩子自我意识的理由。
就像自律一样,自律从来都不是父母们单方面去要求孩子就能够做到的事情,只有让孩子了解到自律这件事情的快乐,让他们感受到这件事情的有趣之处之后,再让他们进行这样子的事情,在这样子的正向反馈里面,孩子们自然就越来越喜欢自律,这件事情自然也会慢慢的养成自律的好习惯。
所以适当地把选择权,决定权,思考权交给孩子是更有助于孩子去成长的,也更加能够增加孩子们对这件事情的责任心。
第二、要记得多鼓励孩子,减少对孩子的“唠叨式”关心。
要想让孩子学会自律,那么父母们要做的就是“减少”对这件事情的关心程度,可能有一些父母在看到这一点的时候,会觉得很疑惑为什么,这样子不就让孩子又变得像以前自由散漫了吗?
其实这里所指的“减少”关心,不是让父母们完全不关注,而是要让父母们不要用一种唠叨式的方式去关注孩子,这样子的方式只会打击孩子对于保持自律的积极性。所以在培养孩子自律习惯的过程中,父母们千万要记住一件事情,就是不要过分关注孩子,这样子的方式,不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自律,反而会让孩子因为对父母唠叨的原因,而对自律这件事情产生逆反心理。
其实是当孩子刚开始学着去自律的面对生活的时候,他们最需要的是自信心和满足感,在这个时候父母要做的就是去鼓励孩子,不要对孩子进行挑剔,也不要时常去唠叨孩子。父母要做的是信任交给孩子,相信孩子一定会回复给父母们一个满意的答卷。
第三、在督促孩子自律的过程中,父母们自己也需要以身作则。
知道为什么有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他们会不断地去指责,或者是指出孩子身上的缺点,却时常忽略自己身上的缺点,就比如说有些父母希望自己家的孩子可以自律一点,但是自己却没做到。
就比如说,有一些父母经常会以孩子玩手机的时间太长,对他们的眼睛不好的说法来收回孩子的手机。但是在陪伴孩子或者是辅导孩子学功课的时候,自己却一直在玩手机。这样很容易让孩子觉得父母对自己的要求太“严格”,甚至于出现“他们自己都没有遵守,自己都没有去做到,却不断的要求自己”的想法。
这样的做法不仅会让孩子失去对父母的信任感,同时孩子还会产生不服气的.心理,进而导致孩子不愿意听父母的话,甚至老是跟父母作对的情况出现。
父母们可以通过以下3点来帮助孩子:
第一、和孩子们一起计划整个家庭的计划表。
要想让孩子开始对自律感兴趣,开始对做计划这件事情感兴趣的话,父母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让孩子学会去计划事情,而在教会孩子们学会规划自己的生活之前,父母们可以先从和孩子一起讨论一些大的家庭活动的计划开始,先使用这种方法的好处,就是可以先让孩子对于做计划这件事情有一个整体的框架,而且会让孩子对做计划这件事情产生兴趣。
刚开始做家庭计划的时候,可以以一个月为界限来开始计划,先找来全部的家庭成员,一起来开家庭计划小会,然后再让每个人都说一个自己这个月特别想跟大家一起做的事情,这个计划最好是能够包括全体成员的。在经过全员同意以后,再把活动加入到这个月的活动计划里面。
选取活动的个数:最好以2~3个为主,可以把时间安排到周末,用两三个的原因是有的时候可能会有突发情况,那么就可以及时的进行调整,来尽量的保证这个月的出行计划是没有被影响的。
多执行几次以后,等到孩子对于写计划表这件事情比较熟悉了以后,就可以进行一整年的家庭计划,然后在完成讨论以后,把每一个的计划都放到相应的月份里面,最好可以把这种计划写在日历表或者是一个公用的时间表上,这样子可以让大家都非常了解以后的计划。
家庭计划表的好处就是可以增加整个家庭的联结,同时也会让每个家庭成员都对这个家有更强的归属感,其实这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父母和孩子之间吵架的情况出现的频率。
第二、让孩子学会制定自己的每日计划表
制定每日计划表与家庭计划表不同,每日计划表的时间会更加的严格和细分,这就可以锻炼孩子们对自我能力的认知和对时间的看法。因为很多时候孩子会不自律或者是做事拖拉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他们时常不知道自己做这件事情所需要花的时间,那就导致于他们时常会因为,一种盲目的乐观,而导致于他们最后会出现作业做不完的情况。
填充时间表:先划分时间块,时间区间可以以一个小时来进行划分,然后在写计划之前,先让孩子决定自己起床的时间和睡觉的时间,然后再一步一步填充每一个时间区间自己所要做的事情。
在孩子学着去写自己的每日计划的过程中,父母可以适当地给予援手,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他们的表达能力没有那么的强,所以会导致他们时常在做计划,这件事情上找不到重点,这个时候就需要父母们去帮助孩子。
制定每日计划表,不仅是可以让孩子学会自律,同时也可以让孩子去了解自己平时做事情所需要花的时间,其实在这样子的过程中,其实孩子慢慢就会意识到时间的珍贵,就不容易会出现做事拖拉的情况。
第三、当孩子没有完成当天的任务的时候,父母们可以适当地去提醒孩子。
父母可以当孩子准备编写第2天的日程表的时候,可以跟孩子提醒到今天的某一些任务没有完成,去想一想在明天的计划里面是否要加入这些计划,这样子的方式可以让孩子去思考自己的选择,同时孩子也会去衡量怎么样的做法是最适合自己的。
一、想要培养一个自律的孩子,那么不妨尝试三个方法。
1、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先严后宽保障宽严的适度。
2、除此之外一定要注意先紧后松,尽量做到松紧结合。
3、上述这2点做到之后再来个曦岸,刚后柔做到刚柔并济。
其实孩子在发育的过程中,每个年龄阶段的发展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所以一定要抓紧注意孩子的变化,找到适合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
家长一定要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去培养孩子,孩子年龄越小管的就应该越远,而不是越快,毕竟教育就要从小抓起,而且也要从紧抓起,不是越松越好,孩子小的时候一定要立好规矩,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够形成一个根深蒂固的想法。
当随着孩子年龄不断的增长,自主能力和权限就会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就应该适当地放手,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孩子。
二、培养孩子自律的三个重点
1、一定要制定一个合理的家庭规则,这是最根本的。
2、父母一定要做好榜样。
3、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是最为核心的。
想要让孩子变得更加自律,那么就一定要制定一个合理的家庭规则,这一点是最根本的,不同年龄阶段,家庭的规则就会有所不同,但一定要有,全家人都应该严格地遵守。
想让孩子变得思虑,绝对不能靠逼,而是需要父母去引领孩子自律,孩子的背后一定会有一个自律的父母,所以父母一定要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
自律本身就是一个习惯,所以说就一定要在孩子小的时候着重培养越小培养效果越好,而最关键的时间就是0~6岁左右。
三、培养孩子的三个方法
1、坚持做好一件事
自律的人就一定要坚持做好一件事情,就比方说每天坚持跑步或者是坚持跳绳等等,就像是钟南山,每天都要锻炼身体。
无论你选择做什么样的事情,都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过最好的选择是运动。
2、大脑神经训练法
自律和我们的大脑神经有着紧密的联系,自律的大脑神经就像是肌肉一样,完全可以训练,在小事上自律的话,在大事上肯定也会自律,所以应该从孩子小的时候就抓紧训练。
就比方说每天晚上在孩子睡觉之前,让孩子把自己的'用品衣服收拾好。
3、番茄、苹果工作法
怎样才能让孩子变得更加自律呢?其实可以培养孩子的专注精神或者是专注品质,在这种情况不妨尝试一下番茄苹果工作法。
就比方说孩子要完成数学作业,那么不妨给孩子25分钟的时间去完成自己的学业,而这25分钟就被称为番茄时间在这25分钟之内任何与学习无关的事情都不能做,然后可以休息10分钟左右,休息的这10分钟被称为苹果时间。
随着孩子年龄不断的增长,番茄时间可以不断的延长,随着孩子年龄不断的长大,番茄的时间也可以不断的增强,慢慢的自愈能力也能够逐渐的定型并且提高。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