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孩子走出焦虑,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容易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有一些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并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容易患上儿童焦虑症,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如何帮孩子走出焦虑。
孩子出现焦虑心理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可能会伴随紧张害怕、坐立不安、冷汗、颤抖、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如果焦虑情况较为轻微,未影响孩子正常生活,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主要可通过让孩子保持情绪平稳、保持良好生活习惯,以及保持良好家庭环境等方式进行疏导和缓解。
1、保持情绪平稳:可通过保持孩子情绪平稳,来逐渐疏导孩子的焦虑心理。如平和地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尊重孩子的个人想法,给孩子讲一些容易理解的`正能量、温情故事,让孩子进行深呼吸等,有助于缓解孩子焦虑的心理;
2、保持良好生活习惯:让孩子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因睡眠不足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家长还可给孩子准备营养充分的食物,培养孩子个人兴趣爱好,让孩子学会与朋友沟通、交流、倾诉,或让孩子适当进行跑步、打球、跳绳等运动锻炼,分散孩子注意力,有助于缓解孩子的精神压力,改善焦虑心理;
3、保持良好家庭环境:部分孩子可能因家长较为严肃,过于关心学习成绩等而变得焦虑,还应注意保持家庭环境氛围轻松、温暖,同时父母应给予孩子陪伴和鼓励,有助于疏导孩子的焦虑心理。
若通过以上方法疏导后,孩子的焦虑心理仍然存在,并影响孩子学习生活,建议家长带孩子前往医院就诊,明确孩子焦虑的原因并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孩子的焦虑心理。
1、 认真倾听孩子心声,鼓励孩子大胆把压力说出来
要抚平孩子内心的焦虑和紧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先学会倾听孩子,而不是想当然地按照我们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去揣摩和猜测孩子的小心思。
所谓倾听,当然不是我们只用耳朵去听这么简单的一件事,而是我们要拿出充分理解、尊重孩子的心态去倾听孩子的内在心声,这样能够大大减轻孩子本来不堪重负的心理压力,也有利于孩子大胆把自己的心理压力说出来。
很多父母在处理此类问题时,之所以感到棘手,原因不过就是孩子在父母面前没有打开心扉,在此情况下,父母自然对孩子的心理压力缺乏一个客观认识,这样也就难以对孩子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压力的释放。解决方法就是前面所说的`认真倾听,让孩子放下顾虑,坦诚和父母进行沟通。
2、 和孩子一起参加有助于身心放松的活动
如果孩子可能因为学习方面的原因而导致心理压力过大时,我们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去听听轻音乐、涂抹几张画、看看爱看的书、打打球、下棋、玩亲子游戏等等,这些都是不错的减压方式,能有效缓解孩子过大的心理压力。
3 、用积极处理负面情绪的态度给孩子做出好的示范
不光是孩子,大人们也都难免会遇到压力倍增的负面情绪。大人越是给孩子展示阳光情绪,孩子越是会有安全感。
如果大人不可避免地遇到巨大压力时,这时候大人采取怎么样的处理方式,无疑是在给孩子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大人若采取消极的处理方式,孩子今后在压力面前也会用消极的处理方式来放任负面情绪的蔓延;大人若采取积极的处理方式,孩子今后在压力面前也会用积极的处理方式来避免焦虑的扩大。
4 、用深呼吸和缓慢计数来减缓心理压力
很多情绪策略有助于帮助孩子减缓压力和负面情绪,比如深呼吸和缓慢计数都有不错的舒缓情绪的效果。
“深呼吸”从字面上来看就很好理解,具体来说,在孩子遇到心里有疙瘩的时候,可以让他深吸一口气,然后呼出去,如此循环反复几次,就能帮助孩子缓解紧张的大脑神经,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
至于“ 缓慢计数”,就是让孩子进入到一种冥想状态,眼睛微闭,慢慢地从1开始数数,数到自己能够感到很放松的状态就可以了。
我们在实践中可以把“深呼吸”和“缓慢计数”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能取得更好地舒缓孩子身心的效果。
在治疗儿童焦虑症的时候,很多的家长都不知道如何的护理孩子,让孩子的病情加重了,在我们生活中,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在生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治疗这种疾病的时候,我们的家长和老师要正确的引导孩子才可以
1、家长和老师要正确对待孩子,注意循循善诱。
对于孩子的学习要求,应注意到孩子的年龄、智能水平,不能马虎,也不能苛求,不溺爱,也不放纵,使正在长知识长身体的儿童,从小得到健康的发育。
2、要注意孩子的学习负担不要太重,要讲究教育方法,加强课堂教学,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课外作业不宜过多,要保证孩子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和充分的娱乐时间。
3、要帮助孩子树立克服困难、搞好学习的信心。
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开朗的`性格,这对于防止焦虑症的出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已经出现焦虑症状的患儿,严重的病例,要进行心理治疗,如支持性心理治疗、行为治疗等。有的患儿还要配合药物治疗,如服用抗焦虑药物、佳静安定等。但这类药物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随便服用。
对于轻症患儿,主要是教育方法及心理支持的问题。先要弄清楚孩子发生焦虑反应的原因,取得他的信任与合作。凡属客观原因,能够解决的问题应尽量给予解决;
属于主观原因,要帮助患儿正确认识这些原因与发病的关系,逐渐引导患儿从主观上努力克服焦虑,当症状逐渐消失后,要引导孩子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消除过去那种紧张的心理,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其开朗的性格,防止症状复发。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