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评课稿,评课是教学、教研工作过程中一项经常开展的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评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评课稿集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评课稿集锦1今天由新老师为大家展示了一个打击乐活动《调皮的小闹钟》。这是一首管弦乐,由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安德森在1945年的时候创作的。乐曲为C大调、4/4,中庸的快板,采用ABA形式写成。乐曲开始用木鱼声模仿钟摆的走动声,非常清脆而且有节奏,之后出现了装饰音和切分音,使得音乐形象更加活泼,生动、鲜明。第二部分音乐形象变得舒缓,与第一部分音乐形象有着明显对比。最后一部分重复第一段的音乐。
为了使音乐性质更显性地呈现给幼儿,老师做了图谱,同样是三段,教师把闹钟左右摆动作为图谱的第一部分,用波浪线里表现第二部分舒缓的节奏,第三部分的图谱与第一部分相同。
作为音乐活动,老师把音乐贯穿始终这是值得肯定的.。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适当调整的话,可能整个效果会更好。
首先教师在请幼儿为音乐选择乐器的时候,建议把所有乐器呈现给幼儿,并且在此之前,幼儿已经对所有乐器的音色和使用方法有经验。当一个幼儿选择一种乐器以后,教师试着让他听音乐打击一个乐句,这时教师要重点强调乐曲中音乐的形象是怎么样的,跟幼儿商讨“你所选取的乐器打击出来的声音是怎么样的”,通过讨论,教师为幼儿建立乐器与音乐形象的内在联系,从而引导幼儿选择正确的乐器。
其次教师在分乐器的时候最好把一种乐器分在同一个地方,不建议分散摆放,如把乐器分四类,分别放在每组幼儿的脚下,在徒手练习的时候,幼儿要根据自己脚下的乐器进行徒手练习。这样做方便幼儿去向同伴学习,同时为下一个环节—合奏,做好准备。
最后在合奏的环节建议教师把重点放在让幼儿听音乐上面,让幼儿边听音乐边尝试演奏,第一次演奏不好没有关系,我相信,只要幼儿认真去听了,效果也不会差到哪里。
幼儿园大班评课稿集锦2一、选材意图
有个课例研修主题是《我是勇敢小宝贝》。可见,“勇敢”是该主题的核心词。那么,什么是勇敢,勇敢主题目标是什么?个人认为主题目标有三:让幼儿能有勇气面对自己遇到的各种困难和害怕,并学习表达自己的害怕情绪,初步掌握克服害怕的常用方法。
那么,幼儿一般会害怕什么呢?《儿童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恐惧的对象是随其年龄的增长、经验的丰富而改变。3、4岁的孩子会特别害怕响声、黑暗和未知的东西;5岁的孩子仍然怕黑,害怕在黑暗处受伤。这也是今天我为什么让孩子们体验黑洞后,特意强调了黑暗中有没有受伤的原因;而6、7岁则是一个充满想像的恐惧年龄,对想像中的“妖魔鬼怪”特别害怕等。可见,“怕黑”是孩子们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所以我期望通过活动来帮助幼儿正确认识黑暗,逐步克服对黑暗的恐惧心理。具体的行为引导则落脚在激发幼儿敢于尝试一个人睡。现今家长的溺爱与不舍,许多大班幼儿是跟爸妈一个房间睡的,甚至是同一张床、同一个被窝,像今天上课的大二班幼儿,全班就只有6、7个小朋友是一个人睡的,这对独立性的培养是不利的。要改变这一现象,首先要激发幼儿自身对独睡的需求。基于上述考虑,我将本次活动定为大班心理健康活动《黑夜,我不怕你》。
二、活动目标
依据勇气主题的三个目标:激发勇气,表达害怕情绪,学习克服恐惧方法,我将本次活动目标设定为
1、通过故事和体验,对黑夜有初步认识,了解黑夜并不可怕。
2、想办法克服对黑夜的恐惧心理,愿意尝试一个人睡觉。
活动重点是感受、体验黑夜不可怕,进而激发愿意尝试独睡的勇敢心理。难点为“克服对黑夜的恐惧心理”。
三、教学程序及反思
心理辅导活动,不同于一般教学,它是幼儿的认知结构、情感体验、行为方式在教师的干预下进行调整、重组、统整的过程。所以要帮助幼儿认识到“黑夜不可怕”,激发其愿意尝试一个人睡的'勇气,仅靠教师的说教是没有用的,必须让幼儿在真实的活动中自己去体验、去感悟,继而主动建构勇气。所以整个活动我主要运用体验教学法,分体验唤醒、体验改善、体验深化、体验转化四大环节来逐步减弱幼儿对黑暗的恐惧心理:
第一大环节“体验黑夜,唤醒原有感受”:要帮助幼儿认识“黑夜不可怕”,首先要还原幼儿对黑夜的真实感受,大部分孩子的体会应该是“黑夜很可怕”,但在白天,要让幼儿表达对黑夜的感受,可能会因时间不对、体验不深而缺乏真实性,所以第一大环节我主要通过三个小环节来帮助幼儿唤醒对黑夜的实际感受。首先借助一张宁静的黑夜图将幼儿带入黑夜情境,然后用情境“黑夜蒙住我们的眼睛”,让幼儿通过蒙眼、听音乐感受黑夜,初步唤醒幼儿的黑暗感受。今日送教活动中虽然一开始有部分幼儿说自己不害怕,但在蒙眼倾听音乐时,有许多幼儿感受了黑夜的可怕,纷纷讲述黑夜中怕鬼怪的经历。有了这样的唤醒体验,幼儿对绘本故事中的豆豆不敢一个人睡,会有更深的认同感。所以第三环节就是借助绘本故事讲述,将幼儿最主要的两大类黑夜恐惧:影子和声响呈现在幼儿面前,由此还原幼儿的原有经验“黑夜很可怕”。
第二大环节“挑战黑隧道,改善黑暗恐惧体验”:让幼儿在隧道中亲身体验、感受黑暗,从最初的不敢到后来的喜欢,让幼儿感悟“黑暗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黑暗中没有怪兽、没有伤害,有时还会给我们带来快乐。”这个环节主要有两次挑战,第一次个体挑战黑隧道,第二次集体感受,可能有老师会质疑,从挑战的难度系数来说,第二次比较简单,因为那是集体行动,确实如此,但我安排这一环节的重点并不是让幼儿体验“勇敢挑战黑暗”,而是让每个幼儿在亲身体验黑隧道中来明白、验证黑暗中没有妖怪、没有伤害,有时还很有趣。毕竟他人的经验不能替代自己的亲身体验。
第三大环节“澄清故事,加深体验:黑夜不可怕,揭示:恐惧来自想象”:借助豆豆不敢一个人睡的后半段故事讲述,运用拟人化的语句“那是风爷爷为小老鼠唱的摇篮曲”(今日很多孩子在听到这句话时,不由自主地微笑了,轻松化解了原本紧张的心情),开灯验证“原来那不是妖怪,而是大衣的影子”,来进一步化解幼儿对黑暗的恐惧。最后,借小老鼠对自己说的话“哎,原来不是怪兽,是我想多了”来暗示幼儿黑夜恐惧都是自己吓唬自己的,向幼儿揭示了只要我们勇敢地面对黑夜,就能战胜恐惧,成功缓和了幼儿怕黑情绪。
第四环节“分发独睡体验卡,推动行为转化”:积极的体验与感悟要趁胜追击,抓住时机,帮助幼儿落实在具体行为。借助独睡体验卡的分发、克服黑夜恐惧办法的绘画,来激励幼儿尝试一个人睡,将“黑夜,不可怕”的新体验转化为具体的独睡行为。其实,我也曾纠结过,要不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克服黑夜恐惧的方法,也曾想过让幼儿现场采访教师独睡经验,但最终我放弃了,因为幼儿教育是一种慢教育艺术,幼儿经验的积 ……此处隐藏2923个字……教师在知识上能理解故事内容。技能方面是使用课件、图片、动画演示、声情并茂讲解等形式。教师在情感上引导幼儿知错就改。这样的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对幼儿今后的行为的培养。
在《小狐狸的枪和炮》这一语言活动课的教学中,设计了五大环节: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播放动画,整体感知;
(3)演示画面、分段讲述;
(4)角色表演、情感升华;
(5)总结收获,活动延伸。上述这些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紧密联系,让活动在一次次的进行中得到升华。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推动学生主动去探求知识并带有情绪体验色彩的意向,激发学生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措施。在导入阶段利用多媒体播放了枪声和炮声的录音,深深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兴趣,调适了教学气氛,点燃起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使他们能情绪饱满地主动地去参与到活动中去。
从设计的第二、三环节中能看出她是煞费苦心的。为了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将以往运用的单一、呆板的图片故事教学,改用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根据故事内容放映幼儿最感兴趣的小动画,将音乐、故事、画面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刺激幼儿的视觉、听觉器官,这种目有所见的`方法,能让幼儿自发地带着愉悦、好奇之心进入故事所描绘的意境当中,对幼儿起到了极大的感染作用。所以,幼儿在活动当中能够很快地对故事情节有了大概的了解,并能随之学会了小动物之间的角色对话,很好地完成了活动目标。活动中将书中的插图录入到课件中去,幼儿看得清楚明白,从而使其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富有亲和力,幼儿也自然而然得跟随着动画片里的小动物们学说了对话,解决了活动的重难点部分。
一个好的提问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引起思考,探索。因此,在设计问题时,考虑到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点,多角度设疑,启发幼儿思考,开阔幼儿思维,使幼儿充分地发挥想象、扩展思维,积极大胆地表达。在第二环节中,向小朋友们提出这样的问题:“小狐狸为什么会有枪和炮呢?他想用枪和炮去干什么呢?”自然而然地引出动画故事。像这样的问题在这一活动中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我们知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灵活运用,要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根据活动的需要以及幼儿的年龄、认知特点,采用了多种方法,如:观察法、引导法、演示法、讲述法等。
在《小狐狸的枪和炮》这个活动中,注重师幼互动,幼幼互动。教师与孩子的融洽合作显而易见。整个活动,教师教态亲切自然,非常投入,她既作为一个引导者,又是一个合作者。能带着孩子一起去探索,对于能力弱一点的孩子她又是一个支持者,给予孩子肯定和指导。
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更需要我们用心呵护每一颗独特的心灵。
幼儿园大班评课稿集锦6观摩了大班数学活动《裙子中的秘密》,我谈一点个人的看法。具体分以下几个方面来评述:
一、选材贴近生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生活中,孩子们随时会观察到、感受到有规律的排序的物体给我们生活带来的美感和节奏感。所以我们可以发现赵老师选取的这个内容来源于生活。另外,赵老师在活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了孩子的生活经验,利用孩子平时经常体验的过生日这个情节来展开活动,一方面贴近孩子的生活,另一方面更激发起了孩子学习、发现的乐趣。
二、目标制定合理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定和达成,是衡量一堂课好坏的主要尺度,那么从王老师对此次活动的教学目标制定来看,是全面、具体的,她从能力、知识、情感来制定的,在目标的制定时也考虑到了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活动中,赵老师也紧紧围绕着目标来开展每个环节。
三、过程注重探究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儿童的世界是他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赵老师非常注重孩子探究能力的培养,为幼儿提供了便于探究的操作材料,鼓励幼儿通过直接操作材料,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满足了幼儿的好奇、探究、希望尝试的欲望。赵老师始终为孩子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主动参与到观察、分析、探究的学习活动之中。通过孩子动眼、动脑、动手、动口,让孩子在师生共建的'科学氛围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同时体验成功的乐趣。实现了“孩子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一理念。
四、环节紧凑有序。
本次活动设计条理清楚、从易到难、层次分明。赵老师从“发现裙子中的秘密”引起孩子“找秘密”的兴趣;随后又通过孩子的观察、老师的总结得出排序的规律一般可以分成这么几大类;接着再通过孩子的探究、合作操作,感知按照一种规律排序可以有不同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散了孩子的思维;最后又回归到生活,激发起孩子继续寻找生活中的排序现象的兴趣。整个课堂教学有序有线、丰富多彩,使幼儿至始至终保持很好的注意力和探索兴趣,活动效果好。为孩子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幼儿园大班评课稿集锦7听了王老师这节课,我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先来说一说目标,王老师定的目标是1、能用不同的方式打开食物的包装或外壳。2、提高动手能力,锻炼手部肌肉。从整个活动上看,幼儿基本达到了教师制定的目标,同时我们也都能感觉到孩子的参与性、积极性是非常高的,从中得到了快乐。因为孩子们的'天性看到吃就会很感兴趣。
接着来说说教学过程,王老师首先创设了一个情景,拿出仙女棒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从而利用幼儿对变魔术的喜爱,激发、调动了幼儿情绪。接着出示盒子告诉幼儿里边有很多宝贝,让幼儿用仙女棒把宝盒中的东西变出来(教师教咒语),每位幼儿都拿到东西之后,让幼儿尝试打开来尝一尝。
接下去就是幼儿的操作部分,幼儿是学习的主人,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索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探索能力,更让幼儿获得了学习的技能和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让幼儿人人动手操作,在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究学习,王老师能关注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通过耐心引导,帮助幼儿掌握基本常识。最后王老师采用的是交流的方法,先个别幼儿交流,再让全体幼儿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既能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将自己获得的经验与同伴交流分享。
接着我想来说说这次活动中存在的一些细节方面。
王老师上课非常有激情,所以也带动了孩子们对这个活动的热情,但是我觉得你一直是跟着自己走,没有为孩子考虑的更多,你的思路很清晰,现在是这一步骤,接着又是哪个环节,但就像赶场子一样,虽然每个环节都经历过了,但都是匆匆忙忙,你把你要说的说好了就直接进入下个环节,而给孩子说的机会很少,孩子的思维还停留在前一环节上,你已经在讲解第二个环节了,所以在打开物品这一部分中孩子的主动性体现的不是很好。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希望我们大家在这样一个活动过程中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不断的创新。
文档为doc格式